最近这天气热得离谱,我家楼下的流浪狗都学会了蹭空调房——没错,就是超市门口!这让我突然想起去年参观表哥养猪场的经历。那场面,啧啧,猪猪们热得直喘气,跟蒸桑拿似的。表哥当时就后悔没早点装降温设备,后来紧急采购了一批移动式水帘,效果立竿见影。
为什么养猪场需要移动式水帘?
先说说这玩意儿有多重要。猪这种生物吧,特别怕热,温度一高就不爱吃食,长得慢不说,还容易生病。想象一下,你穿着皮草在三伏天晒太阳是什么感觉?猪的处境差不多就是这样。
移动式水帘和固定式相比,最大的优势就是灵活。今天这个猪圈需要,明天那个猪圈更需要,搬过去就行。而且安装简单,不用大兴土木,特别适合中小型养猪场。我表哥那个场子就是典型例子,资金有限,场地也不大,固定式装不起,移动式正合适。
选购时要注意哪些关键指标?
降温效果要靠谱
首先得看降温能力。好的水帘能让周围温度降个3-5度,这差距可大了去了。就像你夏天从太阳底下走进树荫里的感觉,猪猪们立刻就舒服了。
但这里有个坑——有些厂家吹得天花乱坠,实际用起来效果打对折。建议让卖家提供实测数据,最好能去已经使用的养殖场实地考察。我表哥就吃过这亏,第一批买的便宜货,水是喷了,温度没怎么降,纯属心理安慰。
材质必须耐用
养猪场环境多恶劣啊!潮湿、腐蚀、猪猪们偶尔还会啃两口(别笑,真事)。所以材质必须抗造。铝合金框架+防腐布料是基本配置,塑料件得是工程塑料,普通的一晒就脆。
记得检查接缝处做工,这里最容易先坏。我见过一个水帘用了不到半年,接缝处全开线了,喷出来的水跟花洒似的,倒是给猪猪们洗了个痛快澡。
移动性能很重要
既然是移动式,那移动起来方不方便很关键。轮子要够大,能在不平整的地面顺畅移动;转向要灵活,猪圈过道通常不宽,转弯半径太大就尴尬了。
有个细节容易被忽略——水管接口。最好选快拆式的,搬动时不用工具就能断开连接。我表哥第一次换位置时,拧水管接头拧到手抽筋,后来学聪明了,全部换成快接式。
这些功能真的有必要吗?
市面上的水帘功能越加越多,有些确实实用,有些就纯属噱头。说说我的看法:
自动补水系统:这个真香!不用人工盯着水位,省心省力。特别是夏天用水量大,手动补水能累死人。
智能温控:看情况。如果预算充足可以上,能根据温度自动调节水量。但说实话,养猪场温差不会太剧烈,手动调节也够用。
紫外线杀菌:听起来高大上,实际效果存疑。水帘的水是循环使用的,确实可能滋生细菌,但紫外线装置价格不菲,不如定期换水来得实在。
APP远程控制:呃...你确定要在猪圈里装WiFi?反正我觉得这功能挺鸡肋的,难不成还要给每头猪配个智能手机?
安装使用的小技巧
买回来别急着用,先看看说明书(虽然大多数人都不看)。这里分享几个实战经验:
1. 摆放位置:最好放在猪圈上风口,让凉风能吹遍整个猪舍。别对着食槽喷,饲料泡发了猪猪们可不买单。
2. 高度调节:根据猪的体型调整,小猪矮一点,大猪高一点。我见过一个场子水帘装太高,水雾全从猪头顶飘过去了,白费电。
3. 水质管理:定期清洗水箱,至少一周一次。有条件的可以加个简单过滤器,防止喷头堵塞。猪喝的水要干净,喷的水也一样。
4. 用电安全:养猪场湿度大,电路一定要做好防水。最好请专业电工来安装,别为了省几百块钱冒险。
维护保养别偷懒
任何设备用久了都会出问题,水帘也不例外。日常维护能大大延长使用寿命:
- 每季度彻底清洗一次,拆开检查各个部件
- 冬季不用时要排空存水,防止冻裂
- 电机轴承定期加润滑油
- 布料有破损及时修补,小洞不补,大洞吃苦
我表哥现在养成了习惯,每周五下午固定检查水帘设备,他说这比事后维修省钱多了。
最后几句掏心窝的话
选购降温设备不能只看价格,要算长期账。便宜货可能用一年就报废,而质量好的能用三五年,摊下来反而更划算。
不同规模的养猪场需求不同,别盲目跟风。我见过一个50头规模的小场子,老板非要买工业级水帘,结果大材小用,还多花了不少电费。
说到底,养猪是个良心活。设备再先进,不如饲养员多上心。温度高了及时开水帘,发现异常及时处理,这才是根本。毕竟,舒服的猪才能长出好肉来,对吧?
哦对了,如果你已经用过移动式水帘,欢迎分享你的经验——特别是那些"血泪教训",让大家少走点弯路。毕竟,在养猪这条路上,我们都是同学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