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翔禾的技术团队又搞了个大动作——我们的负压风机智能物联控制系统完成了新一轮功能升级。说实话,作为见证这个系统从无到有的"老人",我都有点被这次升级惊艳到了。还记得三年前第一次给客户安装这套系统时,那会儿的功能简单得像个"婴儿",现在简直成长为了"学霸"级别。
从"手动挡"到"自动驾驶"的蜕变
以前养殖场的负压风机控制是啥样?我见过太多养殖户大半夜爬起来调风速,或者因为忘记关风机导致鸡群感冒的案例。有个河北的客户老张跟我说,他曾经因为风机故障没及时发现,一晚上损失了上百只鸡苗,那表情我现在都记得——心疼得跟丢了钱包似的。
这次升级最核心的就是智能环境联动功能。系统现在能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度、湿度、氨气浓度等十几个参数,自动调节风机转速。我测试时特意在演示间点了根烟(当然是在没动物的环境下),系统三秒内就识别到异常并启动了强力排风模式,反应快得让我这个老烟民都来不及多吸两口。
手机在手,养殖无忧
"远程控制"这块我们下了大功夫。现在通过翔禾的APP,养殖户躺在沙发上就能查看场内环境数据。上周去山东一个客户那里回访,老板老王正带着小孙子在公园玩,手机突然报警显示舍内温度异常,他几下操作就解决了问题,转头还能继续陪孙子荡秋千。老王笑着说这系统比他儿子还贴心——当然这话可别让他儿子听见。
特别要提的是新增的"智能学习"功能。系统会记录操作习惯和环境变化规律,用久了它比你还了解你的养殖场。有个有趣的现象:有些老养殖户一开始不信这个,非要手动干预,后来发现系统预判的往往比他们凭经验判断的更准确。这大概就是所谓的"科技打败经验"?
预警功能:从"救火"到"防火"
升级后的预警系统堪称"养殖场天气预报"。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,它能提前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。上个月广东一个客户就收到系统"未来24小时可能出现高温高湿"的提示,提前做了防范,避过了一次可能的损失。客户后来打电话感谢,说这套系统简直是个"养殖诸葛亮"。
数据记录功能现在支持生成各种曲线图和报表,能直观看到环境参数的变化趋势。我发现很多养殖户特别喜欢这个功能,有个大姐说她每天看这些数据图表比看股票走势还上瘾——虽然她根本不炒股。
当风机遇上物联网
这次升级最大的亮点是接入了翔禾的农业物联网平台。这意味着风机系统不再是个"信息孤岛",可以和饲喂系统、照明系统等其他设备联动。想象一下:当风机检测到舍内氨气浓度升高,不仅能自动加大排风,还能联动控制系统降低饲喂量,减少粪便产生——这种协同效应让整个养殖场的运作效率提升了一大截。
有个细节我觉得特别人性化:系统现在支持语音控制了。对于手上经常沾满饲料或者消毒液的养殖户来说,动动嘴就能操作系统确实方便不少。虽然有时候方言识别会闹笑话(比如把"加大风速"听成"加蛋丝袜"),但总体来说准确率已经很高了。
从"能用"到"好用"的进化
在用户体验上我们做了大量优化。界面更简洁了,操作逻辑也更符合养殖户的习惯。有个五十多岁的客户跟我说,现在的系统他不用让儿子教也能玩得转,这大概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。
维护提醒功能也变得更"聪明"。系统会根据运行时长和环境条件预测可能需要的维护,而不是简单地按固定周期提醒。这避免了不必要的维护,也确保了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状态。
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个事:其实技术升级最难的不是开发新功能,而是让用户愿意用、会用、喜欢用。翔禾这次专门组织了线下培训,还制作了一系列操作视频。看到那些六七十岁的老养殖户戴着老花镜认真学用APP的样子,你就会觉得,科技的温度大概就是这样吧。
这次升级让我想起五年前刚入行时,有位老养殖户跟我说:"养鸡养鸭几千年了,能变的早就变完了。"现在看来,变的可能才刚刚开始。翔禾的这套系统,不只是在卖设备,更是在推动整个养殖方式的变革——虽然这个过程可能像教老鸡新把戏一样需要点耐心。
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