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说这事儿闹心不?养鸡场老板们一到冬天就犯愁——开窗通风吧,冷风嗖嗖往里灌,鸡崽子们感冒拉稀一个不落;不开窗吧,氨气味儿浓得能把人熏个跟头。去年隔壁村李婶家的养殖场,就因为这事儿折损了小半批鸡苗,气得她见人就念叨"这年头养鸡比养孩子还难"。
诶,您先别急着叹气。最近我们翔禾研发的负压风机倒是给这事儿提供了新思路。这玩意儿说起来挺有意思,就像给鸡舍装了个智能肺部,能自动调节"呼吸节奏"。我亲眼见过试验场的数据,在零下5度的环境里,既能保持18-22度的舒适温度,又能让空气每小时彻底更新8-10次。
记得上个月去河北一个养殖场考察,老板老王拉着我算账:"以前用传统方法,光保温用的电热板,一个月电费就得这个数。"他伸出两根手指比划着,"现在用你们这个双效系统,电费省了三分之一不说,鸡的存活率还提高了5个百分点。"说着从兜里掏出个小本本,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数据,跟老中医的药方似的。
不过说实在的,刚开始推广这套系统时,不少养殖户都持怀疑态度。山东的老周就梗着脖子说:"负压负压,别最后把老子的鸡都负没了!"结果试用三个月后,他家的鸡蛋产量莫名其妙多了两成,现在见人就安利,活像个行走的广告牌。
这套系统的玄机其实在气流组织上。就像高级商场里的中央空调,冷风不是直吹,而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循环。我们的工程师小王打了个特别形象的比方:"这就好比给鸡舍穿羽绒服,既保暖又能透汗。"他边说边在图纸上画圈,那认真劲儿跟解数学题似的。
当然啦,任何设备都不是万能的。上周还有个内蒙古的客户打电话来,说风机叶片结冰了。技术部连夜开了视频会议,最后发现是湿度传感器位置装反了。这事儿给我们提了个醒:再好的设备也得配合正确的使用方法。现在说明书都重新配了漫画版,就怕养殖户大哥们看着文字说明打瞌睡。
最近市场部的小李做了个有趣的数据对比:使用双效系统的养殖场,冬季平均每只鸡能多增重0.3-0.5斤。听起来不多是吧?可要是一个十万只规模的养殖场算下来...哎哟,这账我都不敢细算,怕算完睡不着觉。
话说回来,现在这套系统已经升级到第三代了。新加的智能温控模块特别逗,会根据鸡群活动状态自动调节。有次我去验收,正好看见系统在鸡群午睡时自动降低风速,那温柔劲儿,跟老母亲给孩子掖被角似的。
临近年关,好几个养殖场老板都说今年终于能过个踏实年了。以前半夜总要爬起来看温度计,现在手机APP随时能查数据。老周还开玩笑说:"自从用了这玩意儿,我老婆都说我黑眼圈淡了,看着年轻了十岁!"
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个事儿:其实养殖业的升级改造,说到底是人和技术的双向奔赴。就像我们翔禾做产品,从来不是简单地把设备卖出去就完事。每次看到客户发来的成果数据,技术部那帮小伙子比收到年终奖还开心。可能这就是做实业最朴素的快乐吧——您说是不是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