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这个,我突然想起去年去翔禾参观的一个案例。他们给某大型养殖场做了套水帘降温系统,效果简直了!以前夏天进鸡舍就像蒸桑拿,现在温度能控制在28度以下。工人们都说,这环境比写字楼还舒服——这话可能有夸张成分,但至少不用天天汗流浃背了。
其实想想也是,现在的年轻人谁愿意在40度高温里干活啊?我表弟去年去养殖场干了三天就跑了,说热得连手机都烫手。这要搁以前,老一辈肯定说现在的年轻人吃不了苦。但换个角度想,凭什么要让工人吃苦呢?
翔禾那个案例特别有意思。他们不是简单装个水帘就完事了,而是把整个通风系统都重新设计。听说还搞了个智能控制系统,手机APP就能调节温湿度。这操作就很灵性,既解决了实际问题,又让工人觉得"这工作有点科技感"。
不过说实话,改善环境这事儿吧,很多老板总觉得是额外支出。但仔细算笔账,工人流失的成本可能更高。招新人要培训吧?熟练工走了影响生产吧?更别说现在招人难上加难。我认识个老板,去年光招工中介费就花了小十万,还不如拿这个钱改善下工作环境呢。
说到环境改善,还有个细节挺打动我的。翔禾给那个养殖场做的方案里,连休息区都考虑到了。装了空调休息室,还配了饮水机。工人们说现在午休都能睡个安稳觉,下午干活也有精神。这种人性化的设计,可能比单纯涨工资更得人心。
改善环境只是第一步。现在年轻人找工作还看重发展空间、企业文化这些。但至少把工作环境搞好了,才能谈其他的不是?就像相亲总得先把自己收拾利索了,才有机会展示内在美嘛!
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现象。以前养殖场招工广告都是"工资高、包吃住",现在都开始强调"工作环境舒适、有空调"了。这说明啥?说明市场需求在变,老板们的思路也得跟着变啊。
说到这儿,不得不提翔禾那个案例的后续。听说那个养殖场改善环境后,不仅老员工留住了,还吸引了不少年轻人。有个95后小伙子说,他是因为看到朋友圈有人晒养殖场的工作环境才来应聘的。你看,这口碑传播的效果,比花大价钱打广告强多了。
不过话说回来,改善工作环境这事儿吧,也不能一刀切。得根据实际情况来。像翔禾他们就会先做现场勘查,再出定制方案。毕竟每个养殖场的情况都不一样,生搬硬套可不行。
最后说句实在的,现在养殖行业竞争这么激烈,人才就是核心竞争力。与其天天抱怨招工难,不如想想怎么让工人干得舒服、干得长久。就像我常说的:想要马儿跑,得先让马儿吃好草。工作环境好了,效率自然就上去了,这笔账怎么算都不亏。
(突然想到)对了,你们知道现在最魔幻的是什么吗?有些养殖场的工人开始挑老板了!环境不好的给再高工资都不去。这要放在十年前,谁敢想啊?所以说,时代真的变了,老板们的思维也得跟上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