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得去年夏天去某五星级酒店吃饭,路过厨房后门时差点被浓烟呛出眼泪。当时就在想,这些酒店后厨的工作人员每天是怎么熬过来的?没想到上个月就接到了这个酒店厨房的通风改造项目,真是缘分啊!
说实话,第一次看到他们厨房时我都惊了。炒菜区上方那台老式排风扇转得有气无力,油烟机滤网上积着厚厚的油垢,整个厨房像个蒸笼。厨师长苦笑着说:"我们这的抽油烟系统,就跟便秘似的,该排的排不出去。"
经过现场测量,我们发现这个200平的厨房居然还在用10年前的老设备。油烟浓度超标3倍不说,排风量连国家标准的一半都达不到。环保局都下了最后通牒,再不整改就要停业整顿。
我们翔禾的工程师团队给出了个"三管齐下"的方案:
1. 在热厨区安装6台工业级负压风机,形成强力负压带
2. 重新设计排烟管道走向,缩短30%的排烟距离
3. 加装智能变频控制系统,根据油烟浓度自动调节风速
最绝的是那个"气流组织优化"。我们像设计飞机机舱气流一样,在厨房里搞了个"油烟龙卷风"模型。新鲜空气从员工通道进入,经过灶台后带着油烟螺旋上升,最后被负压风机"吸"出室外。厨师们都说,现在炒菜时终于能看清锅里的菜了!
改造完第三周去回访,厨师长兴奋地给我们看监测数据:油烟排放浓度从15mg/m³降到了1.2mg/m³,远低于2.0的国家标准。更意外的是,厨房温度降了足足8度,空调电费省了一大截。
有个年轻厨师跟我说了个细节特别有意思。以前他们最怕做干煸四季豆,现在终于敢放开手脚爆炒了。这话让我想起自家老妈做饭时总被油烟呛得咳嗽,突然觉得我们做的不仅是通风工程,更是在守护厨师们的健康。
当然过程中也遇到过幺蛾子。有台风机安装时位置没算准,运行时产生共振噪音,把洗碗阿姨吓得摔了个盘子。我们连夜调整了减震支架,还赔了阿姨一套新餐具。现在想想,做工程就是这样,图纸上再完美的方案,到现场都可能要随机应变。
最近听说他们酒店还因为这个环保改造拿了区里的"绿色餐饮示范单位",老板高兴得要给后厨团队发奖金。要我说啊,好的通风系统就像人的呼吸系统,平时感觉不到它的存在,但一旦出问题,那真是要命。
(后记:写完这篇突然想吃干煸四季豆了,决定今晚就去他们酒店打卡。要是遇到上次那个厨师,一定要问问现在爆炒时是不是真的不流眼泪了...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