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去参观了几家养鸡场,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同样是养鸡,蛋鸡舍和肉鸡舍的降温设备配置差别还挺大的。作为一个在翔禾工作多年的"鸡舍设备老司机",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。
为什么蛋鸡和肉鸡需要不同的降温方案?
记得去年夏天,我去山东一家养殖场考察,老板抱怨说:"我这蛋鸡舍和肉鸡舍用的都是同款水帘,怎么蛋鸡那边效果就不太行呢?"其实啊,这就像给马拉松运动员和短跑运动员配同样的训练计划,肯定不合适。
蛋鸡和肉鸡的生活习性、生长周期完全不同。蛋鸡要养一年多,体型相对较小,但对环境稳定性要求极高;肉鸡一般42天左右出栏,长得快、体型大,产热量也大。这就决定了它们的降温需求差异。
蛋鸡舍水帘配置要点
蛋鸡舍的水帘配置,我更愿意称之为"温和派"方案。为什么呢?
蛋鸡对温度变化特别敏感。温度波动大,产蛋率马上给你脸色看。我们做过测试,温度超过28℃时,每升高1℃,产蛋率可能下降1.5%。所以蛋鸡舍的水帘要确保降温均匀、稳定。
建议配置:
- 水帘厚度10-15cm就够了,太厚反而湿度大
- 风速控制在1.5-2m/s这个甜区
- 最好配合温度自动控制系统
有个河北的客户跟我分享了个经验:他们在水帘后面加装了导流板,让冷空气能均匀分布到鸡舍每个角落,产蛋率比之前提高了3%。这个思路挺巧妙,大家可以参考。
肉鸡舍水帘配置技巧
肉鸡舍就是另一回事了,我管这叫"猛男"方案。肉鸡后期那个产热量,简直像个小火炉!
特别是出栏前两周,肉鸡的代谢率能达到蛋鸡的2-3倍。这时候如果降温不给力,轻则影响增重,重则出现热应激死亡。所以肉鸡舍的水帘必须够"猛"。
关键配置差异:
- 水帘厚度建议15-20cm
- 风速可以提高到2.5-3m/s
- 要预留后期增加水帘面积的空间
福建一个养殖场老板跟我吐槽,说他按蛋鸡标准给肉鸡舍配水帘,结果35日龄后鸡群就开始"抗议"了。后来我们帮他调整了配置,出栏体重直接多了150g。所以说,专业的事还得交给专业的方案。
常见配置误区盘点
这些年见过太多配置误区了,总结几个典型的:
1. "越大越好"误区:不是水帘面积越大越好,要计算合理的气流组织。见过一个鸡舍,水帘占了整面墙,结果靠近水帘的区域过冷,远端又不够凉快。
2. "一劳永逸"误区:鸡舍长度超过60米时,单纯靠一端的水帘很难保证均匀降温。这时候要考虑分段式设计。
3. "只看价格"误区:便宜的水帘可能用不到一年就开始变形、堵塞。好的水帘能用3-5年,算下来反而更划算。
维护保养的小窍门
再好的设备不保养也会出问题。分享几个实用小技巧:
- 每周至少清洗一次水帘,可以用软毛刷轻轻刷洗
- 定期检查水泵和管路,防止堵塞
- 冬季记得排空系统,防止冻裂
- 发现水帘变形及时更换,别将就
有个内蒙古的客户特别逗,他说把清洗水帘排进了员工KPI,结果设备故障率直接降了70%。看来管理也很重要啊!
未来发展趋势
最近行业里开始流行"智能水帘系统",能根据鸡舍内外温湿度自动调节水帘工作状态。虽然价格高点,但长期来看能省不少电费和水费。我觉得这可能是未来方向。
新型复合材料水帘也开始出现,耐用性和降温效率都有提升。不过目前成本还是偏高,适合对品质要求高的养殖场。
写在最后
养鸡看似简单,里面的门道可不少。降温设备配置这种"小事",往往直接影响养殖效益。蛋鸡舍和肉鸡舍的水帘配置,就像给不同性格的人选衣服,得量体裁衣才行。
如果你正为鸡舍降温问题发愁,不妨多问问专业人士。毕竟,适合的才是最好的,对吧?